想培養(yǎng)一個靈活的員工,和培訓部門當然有關系,但也不是培訓一個部門的事,而是和員工相關的部門大家共同的事情。
一、運營如何培養(yǎng)靈活的員工
每一個員工都是要在運營的管理指揮棒下行事的,運營怎么指揮員工就會怎么去做。而在影響員工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方面,有幾個方面影響比較大:
1、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什么,員工就會去做什么。績效考核發(fā)揮效力主要是引導了員工的注意力。
再怎么強調要靈活,如果不在績效考核方案中有所表現(xiàn)的話,員工是不會去做的。要知道,人都是逐利的。
比如說,想讓員工盡心盡力的幫助客戶就不要考核通話時長。但是不考核通話時長就會影響到服務的效率。怎么辦?
要有服務質量方面的牽制性指標,并且一定不能讓員工衡量出來效率帶給我的收益更大??冃Ч芾肀仨氁蕾|量和效率的平衡。
再有,要衡量一些不合理的考核指標。比如說有公司考核員工的利用率,但是利用率不是我能決定的。比如說夜班的利用率是一定比白班要低的。那我想提升這個指標只能磨蹭著盡量不掛電話了。
2、規(guī)定
一個公司規(guī)定,如果員工發(fā)現(xiàn)自己給客戶錯誤的答案,再給客戶回電話就要扣分。
管路者的初衷是:錯了說明你的業(yè)務知識是不合格的,如果再給你補救的機會員工就更不會努力學習業(yè)務知識了。
但問題是:即便我知道錯了我也不會采取補救措施了,分已經扣了,我為什么還要做無用功呢?
每一個規(guī)定都是有道理的。但這種道理僅僅是從一個角度考慮的,換做另一個角度就是有問題的了。管理者制定一個政策要考慮到正面的效果,但更不能忽視負面的作用。
想讓員工靈活管理規(guī)定中要做到:
A、如果有正向行為如何獎勵;如果員工主動幫助客戶、或者是員工靈活的幫助解決了問題的時候,該如何獎勵;
B、如果員工本意是好的,但是違法了規(guī)定或者是結果卻是壞的時候是否處罰;
相比較獎勵而言,處罰對于員工的影響是最大的。
有些管理者糾結:有些行為是她們本來就應該做的,做到了為什么還要獎勵呢?
管理別較真,沒有什么應該不應該的。員工的行為、團隊的氛圍都是要靠管理手段慢慢引導出來的。只要能夠引導員工正向行為的手段,都可以用!
二、質檢如何不阻礙員工的靈活性
對于培訓來說是鼓勵員工的靈活性,但是對于質檢來說,只要不阻礙就是好事了。(其實運營大多數(shù)時候也是阻礙的作用)
規(guī)定的特別嚴格、動不動就扣分,死板的執(zhí)行流程,往往會讓員工望而卻步。
一個公司的服務禁語中有一個詞是“可能”,不允許員工對客戶說“可能。”
試問:每個公司都有模棱兩可的問題,不用“可能”你怎么回答?
小姐,今天會不會下雨?------你怎么回答?
在質檢扣分方面,我堅持的觀點:
1、業(yè)務風險和業(yè)務知識一定要扣;
2、可扣可不扣的以客戶感受為準。
只要是能幫助到客戶的行為,還可以考慮另外加分。
質檢需要做到:
1、不能規(guī)定的太死板
當然不是質檢的問題,而是流程設定的問題:不要詳細規(guī)定必須怎么做,而是規(guī)定了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除此之外員工可以自行發(fā)揮。
2、靈活的處理
要考慮到規(guī)定,但是也要考慮到具體的情景,就像員工在現(xiàn)場聽不清楚犯錯一樣。質檢在事后安靜的環(huán)境里當然可以聽清楚啊。還要考慮員工的出發(fā)點是不是好的。
培養(yǎng)靈活的員工,和員工自身的關系大不大呢?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員工差異,但是更多的員工的行為是管理引導出來的。不要過多的責備員工,先檢驗自身的管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