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當中,我們會習慣性地將業(yè)績的優(yōu)先級置于服務之前,從而忽略了提升服務品質(zhì)的重要性,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如果不對服務意識引起足夠重視的話,可能會在工作中出現(xiàn)疏漏甚至埋下隱患,因此我也想結合近期的工作實踐,簡要分享一些我對于“有溫度的服務”的理解。
01
敏銳感知,及時安撫
首先,我們應當對客戶的情緒具有敏銳的感知力。
通過電話和客戶溝通,由于看不到客戶的面部表情,所以只能通過客戶的語音、語調(diào)、語氣來判斷他們的情緒。
有時候在我們看來不經(jīng)意的一句問話可能就會引起客戶比較強烈的反感,他們的聲音會突然提高,或者語氣中會透露出不耐煩、不愿意溝通的情緒,此時坐席應該立刻感知到客戶的情緒變化,快速轉(zhuǎn)換自己溝通的態(tài)度,停止施壓,及時安撫,這才能更長久地與客戶取得溝通的途徑。
02
靈活應對,方式多變
其次,要靈活轉(zhuǎn)換催收方式。
隨著接觸的客戶越來越多,我們也會越來越清楚每一位客戶在與坐席溝通時的風格都各不相同。
而在遇到態(tài)度比較強硬的客戶時,我們要能夠轉(zhuǎn)換催收方式,以共情代替施壓。
有些客戶比較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處理業(yè)務,雖然我們并不希望因此給客戶帶來不必要的影響,但此時如果一味施壓可能會引起客戶的反感,反而適得其反。
如果能嘗試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他們分析現(xiàn)狀,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可能會獲得不一樣的溝通效果。
03
快速理解,有效溝通
最后,要能快速理解客戶訴求,達成有效的溝通。
客戶所表達的意愿和我們所理解的意思產(chǎn)生偏差是溝通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種情況,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慌亂,我們所要做的是集中注意力,快速厘清客戶所要表達的重點,理解客戶要表達的意愿。
尤其遇到年紀較大或者對該項業(yè)務不那么熟悉的客戶,他們所說的概念和我們的認知可能不同,比如在溝通時時常有客戶會將“罰息”說成“利息”,這就需要坐席辨別出客戶所說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多問客戶一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如果客戶的真實訴求始終未能被坐席理解,很容易耗費客戶溝通的耐心,容易引起反感情緒,而坐席也難以準確地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最終可能會導致無效溝通,不僅降低了溝通的效率,還容易給客戶留下不好的服務體驗。
因此有效的溝通是提升服務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
服務質(zhì)量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所以在工作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將服務意識牢記心中,學會靈活應變、換位思考,讓服務變得有溫度,也更能拉進客戶與我們的距離,努力形成以服務促業(yè)績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