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51Callcenter主辦,中國呼叫中心與BPO產業(yè)聯(lián)盟(CNCBA)、4PS國際標標準指導的 2016(第十一屆)中國客戶聯(lián)絡中心與BPO(北京)夏季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超過1000位行業(yè)嘉賓出席。4PS國際標準/CNCBA主席/人社部全國客戶聯(lián)絡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顏曉濱及眾多行業(yè)高管做了精彩演講。
51Callcenter咨詢顧問/原藝龍網(wǎng)客服總監(jiān)劉海霞做了主題為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自我超越的演講。
51Callcenter咨詢顧問/原藝龍網(wǎng)客服總監(jiān) 劉海霞
劉海霞:首先,我非常感謝顏主席和唐總給我這樣的機會,也非常感謝在座的各位。我是劉海霞,曾經(jīng)來自于藝龍網(wǎng),后來一些身體原因離開了。今天的主題是在座的各位每個人的自身成長。
我個人是從一名一線員工成長起來的??傆^這么多年的職業(yè)生涯,我自己總結,從幾千塊的員工收入,到過萬的基本管理崗職務,到年薪30萬的中層管理崗的職務,到年薪過百,都需要每個人完成一個自我超越的過程。所以我想問問大家,你想年薪過百嗎?我想問問大家,你想真正的實現(xiàn)非凡自由的生活嗎?其實只需要兩步。第一步,先年薪過百,好歹完成自我的年薪積累;第二步,辭職,就可以實現(xiàn)非凡的自由了。
在這些年當中,我今天非常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這些年當中的收獲。最重要的是,各位管理者,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和類型。在我后來這些年做培訓的歷程當中,接觸了很多企業(yè)管理者,大部分企業(yè)管理者都和我曾經(jīng)一樣,都是監(jiān)控型和顧問型。監(jiān)控型很簡單,我們會布置很多的任務、指標、工作,之后會監(jiān)督監(jiān)控管理者來實施完成。顧問型可能是在座的管理者,下級有問題會來找你,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的擠壓自己的腦袋,給到更多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典型的顧問型。曾經(jīng)我就是一個典型的顧問型。這樣也蠻好的,每一個類型都非常的好。所不同的是,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如果今天你是在企業(yè)任職,你是一個管理者,有沒有這樣的痛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挺難受的,被管理者每天要接受監(jiān)督,每天拿著放大鏡找他身上的不足。各管理者也很辛苦,要管他?,F(xiàn)在逐漸的開始往輔導型和教練型開始轉型,今天更多的想給大家分享的是教練型。一名游泳教練可以管冰球教練。在座的各位都是客服領域的專家,當你擁有教練技術的時候,可能你并不懂得這個專業(yè),但是你掌握了教練技術,可能會幫到這個團隊發(fā)展。
左側的管理類型,其實更多的焦點,會放在事情上。右側的管理者焦點會更多的放在這個人身上。大家都知道,我們以前都說對事不對人。但是現(xiàn)在團隊里越來越多90后、95后的時候,這個事情要反過來,真的要對事不對人了。大家都知道,每一個年代的人都會有這個年代的特質。90后、95后他們身上更多的希望能夠有一些自我,有一些真我。所以大家從焦點上、事上逐漸的往人身上轉換。做事相對更容易一些。因為只要認真、專注、聽話、照做、執(zhí)行力好,事情不會做的太差。但是做人需要情商和智商。

像一個更高級別的管理者,像基層管理者80%的時間在關注執(zhí)行。但是當你職位越來越高,成為客服中心的一把手,甚至駕馭到千席的客服中心的時候,人更多的是你要關注的,80%的時間要關注在身上。大家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首先是管理技能。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專家,今天演講的嘉賓很多都是關于技能技巧方面的,有非常優(yōu)秀的報表,有非常優(yōu)秀的系統(tǒng),只要認真聽,在技能層面提升起來不是很難。難在哪兒?第二個,素質。什么是素質呢?就是覺知力。覺知什么呢?就是覺知在座各位的模式。什么是模式呢?很簡單,國王的各種行為模式?jīng)Q定了當下的生命結果。比如說你過往的模式里是非常努力的,是非常認真的,是非常求上進的,是非常有責任心的。這些令你今天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當然還有很多模式。模式本身沒有對錯。比如說,曾經(jīng)我的老師給到我的標簽是強勢,關鍵在于時候強勢。覺知力方面,就是要覺知你的模式。比如說剛才,我有留意到在嘉賓分享的時候,現(xiàn)場有50%的人都在低頭操作手機,這是你的模式。有些人的模式就是活在當下,所以此刻他可能是開心的,喜悅的。有些人可能活在他的模式里,一邊在會場,一邊可能還要在想工作,一邊工作一邊想家里的孩子,可能哪個方面的效率都受損失。每個人的模式?jīng)Q定了在社會當中每個人的貢獻和價值是不一樣的。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素質,就需要提升覺知力。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不僅僅是在事業(yè)當中,在職業(yè)生涯當中,可能在生活當中。比如你有沒有察覺你和另一半的相處模式,晚上兩個人拿著手機三個小時都沒有交流。覺知力是關于各位模式的,是希望大家能夠此時此刻關注到的。再比如說,你為什么要提升覺知力?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比如說,你今天早上來到這里的時候是不是順利的?如果不是特別順利的,有沒有覺知當下的感受。當你不覺知的時候,你可能會漩入在自我的模式里,可能不開心,不快樂。同樣,我們在職場里也是這樣。大家通常會講,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那個就是你的模式。
第三,提升愛的表達。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從小在家里有兩位姐姐,我在家里很受寵,什么都不用做。結婚之后照顧我的工作就交給他了。當有一天我在會場,我想喝熱水,在那個會場的暖水瓶里水是滿的,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會場里的人都不喝熱水。原來我們享受的所有東西背后都是有人在付出的。當時,我就走到那個大姐身旁跟她說,我才知道暖水瓶為什么一天都有熱水。我一下想到我們家暖水瓶每天都有熱水。當天回家我跟我勞工說,我特別感謝你,結婚這么多年,你照顧我照顧的那么好。當時我老公楞住了,往窗外看太陽從哪邊升起來,但是他的嘴角是上揚的。你在本部門之間,甚至在跨部門之間的合作,你會發(fā)現(xiàn)真的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左側技術層面集中的都是在術方面。右側關于素質和愛的表達,則是在道的層面,道指的是信念系統(tǒng)。上面還有一個字沒有寫,就是因,你為什么會來這里,你為什么會在職場努力工作?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你的信念層面會支持到你做這件事情,術就是你所有的技巧和方法。
我想問大家,你想做成一件事,信念和方法要占多少百分比才能做成這件事呢?80%的信念,20%的術是嗎?其實我跟大家講,一定是信念百分之百,方法無窮大。你想想,你家小孩子想跟你要一個玩具或吃的時候,是什么狀態(tài)?撒潑打滾。小孩子的想法非常簡單,他想要那個玩具。在生活當中有沒有?我跟老公說我想要一個翡翠鐲子,我會千方百計,我特別喜歡,就想要。在我們的事業(yè)當中,你有沒有能夠令你的小伙伴、同事信念層面達到百分之百,或者你自己有沒有信念達到百分之百。所以我剛才問大家,你想年薪過百嗎?我聽到的聲音就是80%。我是始終有這個信念的。在我的信念系統(tǒng)里,我始終相信我是很有錢的。在這個過程中我會令這個結果發(fā)生,我會想盡無數(shù)方法。在各位不斷的專注術的層面的時候,我想大家稍稍留意道的層面。這是我個人在這些年的收獲。

如何提升覺知力呢?送給大家四個詞語,覺知、內觀、自省、修為。覺知力提升其實很難,因為是關于心智的。我們各位都是在職場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要改變習慣是很難的,甚至有一些模式自己都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的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和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最后那個就是你的盲點。有的時候你這個模式由于這么多年早已形成了習慣,像皮膚一樣長在你身上了,所以很多時候不大容易覺知。這個時候需要每天不斷內觀自己。什么叫一日三省吾身?這個模式?jīng)]有對錯,只是要留意到當下的模式會不會阻礙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如果是,你想不想改變它?而教練技術的應用,恰恰就是在你和團隊交互過程當中,你能令對方察覺模式,而不是指他的問題。當他自己察覺到自己的模式,需要調節(jié)的時候,自發(fā)性和原動力、創(chuàng)造性是不是就出來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小伙伴創(chuàng)新能力很差,告訴你這個不能,那個不能。這個世間對于我來說,沒有“不可能”三個字。應用到教練技術的方法,讓你的小伙伴去覺察、去創(chuàng)造。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聆聽和發(fā)問。把你平時不斷講的模式變成不斷發(fā)問的模式。你為什么想要做這件事情?為什么想要這個結果?你的可控下一步是什么?你不斷用愛的表達來鼓勵他,你會發(fā)現(xiàn)他真的會給你帶來奇跡。所以,覺知、內觀、自省、修為。大家都聽過以德配位。這世間沒有一夜暴富的游戲,所有能夠一夜暴富的方法都寫在《刑法》里了。一定要不斷提升修為,才配得到那么大的結果的。
察覺模式之后,怎么樣去改善自己?每個人在工作中和在生活當中都會遭遇挑戰(zhàn),問題本身不是問題,遭遇到挑戰(zhàn)的時候,迅速的覺察你的模式是什么,我給大家的貢獻是聽、看、選擇,這是一種學習模式,但是當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遇到挑戰(zhàn)的時候,本能是什么呢?是選擇逃避模式。我不是這樣的,你說錯了等等,這些都是逃避和自我保護。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模式,就請你放松,打開你自己,停下來看一看,做出選擇,你是選擇超越他還是選擇原地踏步。這是我今天給到大家的貢獻。
希望大家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都能應用到九點領導力。作為一個團隊管理者,激情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要想清楚,賺那么多錢是為什么?如果不清楚這一點,即使賺到錢也不會快樂。我告訴大家,真正熱愛的旅行一定是說走就走的人,你只是羨慕人家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熱愛旅行。我花了好幾年才想明白這個事,而有的人一生都想不明白。承諾、負責、共贏、感召、欣賞。
最后送大家八個字,“正心修身,內圣外王”。謝謝!
本新聞為51Callcenter原創(chuàng)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自51Callcenter。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