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激情丁香六月开心五月,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视频,亚洲国产成人爱av网站,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首頁>> IT互聯網>>新聞詳情

張斌:互聯網沖擊傳統(tǒng)金融 應重視支付結算創(chuàng)新

2013-07-08 08:31  《4PS呼叫中心國際標準研究中心》  咨詢電話:17317241681(微信同號)  來源:和訊銀行


  和訊銀行消息 2013年7月6日,2013(第五屆)中國銀行業(yè)分行長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轉型-提升”。和訊網對會議進行全程圖文報道。中信銀行信息技術部技術總監(jiān)張斌表示,互聯網對傳統(tǒng)金融的沖擊顯而易見,首先是支付工具的替代,客戶消費數據的屏蔽,另外一種沖擊是對社會輿論從道義上產生的壓力和沖擊。但互聯網對傳統(tǒng)金融的沖擊并沒有動搖傳統(tǒng)金融的核心地位。有兩個方面:一是互聯網金融雖然說支付、結算、信貸和理財都有所涉足,但涉足還不深。二是傳統(tǒng)金融有強大的那么多年積累下來的優(yōu)勢,資金、團隊、網點布局的等等優(yōu)勢。

中信銀行信息技術部技術總監(jiān)張斌在分論壇——互聯網金融與銀行業(yè)未來上發(fā)表演講
中信銀行信息技術部技術總監(jiān)張斌在分論壇——互聯網金融與銀行業(yè)未來上發(fā)表演講

  未來,銀行應在支付結算領域做支付結算創(chuàng)新,要關注對于移動支付和手機銀行特別是具有未來功能和體驗高度融合的移動支付工具的開發(fā),在電商領域銀行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不是傳統(tǒng)電商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要力爭通過這樣的平臺帶動支付結算和融資業(yè)務、保理業(yè)務等。

  他最后提出,既然銀行監(jiān)管很嚴,但監(jiān)管容忍互聯網金融做很多事情,這可能也是一個發(fā)展的方向,所以也可以考慮在體制外成立一些機構,這也可以成為一些有益的嘗試。

  附嘉賓發(fā)言實錄:

  張斌:大家下午好!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很熱的話題,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講這個話題,我覺得也很有挑戰(zhàn)。在會議前我和何社長有簡短的一個溝通,確定了要講的內容。今天講的主要內容還是把互聯網金融最近都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背后的邏輯、包括商業(yè)銀行、傳統(tǒng)金融機構做了哪些事情?包括下一步可能的走向和大家做一個交流。

  互聯網金融離不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我們看一下最新國家互聯網發(fā)展的情況。2012年年初中國互聯網發(fā)了一份報告,中國互聯網人數增長非常迅速,達到了5.2億,42%的中國人口在上網。這里面還有兩個特點:一是移動互聯超過了原來傳統(tǒng)的PC上網;二是在上網的人群結構中月薪3000元以上相對高收入人群比例還在上升。商務交易也形成了大家上網的四個應用中一個重要的應用。

  得益于消費環(huán)境、資本環(huán)境和政策環(huán)境的支持,在互聯網快速發(fā)展過程中電子商務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統(tǒng)計數據表明是8.1萬億總額,其中B2B電子商務占到80%的份額,剩下16%是網絡購物。作為互聯網金融有關的電子商務發(fā)展的三個呈現出的特點和趨勢:移動化、社會化和O2O。我們這里說的O2O主要是指線上線下的融合和對接,這樣可以使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商業(yè)模式更加完整和豐富,也使得使用互聯網的消費者獲得更加的利益。這就包括線下體驗和線上購買,也包括線上的下單購買到線下的消費,這主要是指娛樂餐飲方面。

  互聯網金融從銀行傳統(tǒng)業(yè)務領域看有三部分:支付領域、信貸領域、網絡理財。在支付領域,2012年總規(guī)模達到12.9萬億,網絡支付達到3.7萬億,支付領域有三個特點值得關注:這個領域創(chuàng)新非?;钴S,使得它的支付應用越來越廣,從最早網上的擔保支付,到轉帳、便民交費、公共事業(yè)繳費。排名前四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占到整個交易額的80%,充分體現了互聯網的馬太效應,贏者通吃的效應。

  移動互聯網發(fā)展使得移動支付將成為將來支付的主要形態(tài),這個形態(tài)的特點是功能和體驗的深度結合,我們看到美國Google推出的支付錢包還有國內的支付寶錢包,這都已經有未來的移動支付和手機支付的雛形。它可以做銀行卡的管理,它把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結合到一起,可以有會員卡管理、優(yōu)惠券管理和消費明細查詢、甚至還有理財支付。所以,我們說支付寶和google wallet已經展現了未來移動支付的雛形。

  互聯網第二個領域是網絡信貸。這個領域的參與者主要是兩類機構,一個是電商平臺,一個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電商平臺是利用上面的商戶做業(yè)務所掌握的流量信息,包括交易對手對商戶的評價,利用這些數據為主,來做出放貸的依據。第三方支付公司也是根據它的收單流量掌握,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進入到信貸領域,包括我們看到的形式豐富多彩,也有電商、支付機構、倉儲、物流企業(yè)聯合起來做的。這里面既有自己的小貸公司,也有和銀行對接的形式。

  我們看一下阿里金融,它應該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代表。從2009年成立阿里金融到去年6月份,它已經有12.9萬家的小微提供貸款,累計超過260億,現在的不良是千分之三左右。我們知道它有兩家小貸公司,本金加起來16億,按照1.5倍的杠桿率大概資金周轉了10次。

  不管是電商還是支付機構,它們做網上信貸業(yè)務,就像屏幕上顯示的這么一個三角形:一邊對著的客戶是小微企業(yè),或者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服務的商戶,或者是電商平臺項目的商戶,它的評價依據或者風險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靠數據進行分析,當然這個數據不僅限于它自己的數據,它也從外面直接有數據。再就是資金來源,或者是小貸公司或者對接銀行,這就是網絡借貸的基本情況。

  我們從阿里金融這幾年做的業(yè)務量,包括它現在的不良率來看,我們覺得這個模式還是成立的。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大電商都在做類似的一些業(yè)務。而且從我們了解同業(yè)的情況,我們和他們談業(yè)務交流總體不良還是能夠獲得控制的。

  互聯網金融在借貸領域還有一個叫做P2P/眾籌。它的基本形態(tài)是搭建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主要負責對借款人的信用做一個評價,再做一個供需雙方的撮合,這是平臺的核心功能。這個模式非常明顯是脫媒的模式,實際上是供需雙方直接見面。這一模式最早出現在英國、美國,到中國以后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出現了一些變形,因為中國的實際情況還不太好,像中國很多小貸公司查不到征信,去年我和一家小貸公司有過交流,當然他們有自己的一些辦法,通過傳統(tǒng)金融機構、工行等等來接入。

  總的來說它的風險控制有幾個手段:一是平臺利用各種信息對借款人做評價;二是分散還款;三是分散投資。再就是對投資人的保護,引進平臺征信,或者是平臺建立一個風險金,出現違約用風險金彌補損失;或者是和小貸公司、擔保公司聯合起來做。

  我在一家比較領先的平臺上有兩到五萬嘗試的投資,在一個平臺上也做過貸款,到現在來看都沒有什么問題,還是很安全的。當然這也是一個無門檻、無監(jiān)管、無標準的狀態(tài),有一些領先企業(yè)實際上在做一個自律。因為沒有監(jiān)管,所以目前還沒有太多可信的統(tǒng)計數據。

  互聯網金融第三個領域是指網絡理財,而不是指銀行。我們指的都是互聯網公司,它所涉足的金融領域。我們看到這些年主要的進展是指一些互聯網公司、電商平臺和金融支付領域獲得了基金代銷資格,也包括第三方代銷機構可以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直接購買基金,這是最大的進展。我想應該是由于很多理財產品有風險的特性,包括這個領域監(jiān)管要求很多,所以,大量理財對于互聯網金融領域來說,想在互聯網上直接銷售還是存在很大的障礙。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他們的平臺基本是在線上做一些營銷和宣傳,真正的操作要到線下來完成實際的交易,這就是當前的進展。

  我剛才簡單給大家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目前有哪幾個部分的業(yè)務及開展情況?;ヂ摼W金融對傳統(tǒng)金融是否有沖擊?大家的看法可能也各不相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人,和銀行傳統(tǒng)金融領域的人看法也不相同。前段時間陸家嘴論壇(官方站)上,銀聯一位總裁說了一句話,他認為傳統(tǒng)金融是在跳國標舞,互聯網金融在跳街舞,他們服務的對象和監(jiān)管標準都不一樣。我想他說這個話有兩個含義:一是他作為傳統(tǒng)金融領域的人,可能表達他覺得沒有太大的沖突,因為我們服務的對象不在一個層次上,服務對象不同;二如果說有沖擊,他感覺互聯網金融更好的利用監(jiān)管對它相對寬松的一個環(huán)境。我們看一下是不是有沖擊?實際上在去年謝平有一個互聯網金融的研究報告,這個報告從理論層面對互聯網金融做了一個非常細致的分析和判斷,具體的內容我不詳細說了,他的核心觀點是說現在傳統(tǒng)金融交易成本非常高,互聯網金融因為有大數據、云計算和互動社區(qū),使得信息處理成本大大降低,移動支付也使得支付更加便利,因此可以促進金融購買。他的核心觀點是認為將來互聯網金融會代替現在我們的傳統(tǒng)金融的運作模式。當然我想謝平的分析給了我們一個比較理想的未來,但也可能不會發(fā)展到他所設想的那樣一個狀況,但他確實給我們提示了一個分享,一個新生的事物。

  互聯網對傳統(tǒng)金融的沖擊顯而易見,首先是支付工具的替代,客戶消費數據的屏蔽。第三方支付,在銀行是直接轉帳,客戶干了什么銀行都不知道。還有金融產品對銷售渠道的分流。剛剛發(fā)生的事是阿里推出的余額寶,短短十幾天募集了60億資金,200多萬人參與,原來傳統(tǒng)上大量的基金銷售是走的銀行渠道。同時也有金融脫媒,不管我們做阿里小貸還是P2P模式,從業(yè)務領域看這個沖擊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一種沖擊是對社會輿論從道義上產生的壓力和沖擊。馬云總說傳統(tǒng)金融沒有服務好80%的需要有金融服務的人。他這樣的一種表態(tài)和不斷的講話,實際上對傳統(tǒng)金融形成了很大的壓力,對我們的監(jiān)管和政策都有影響。

  我們看看監(jiān)管部門的態(tài)度,總體我們認為從監(jiān)管部門不斷出臺的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我們感覺到監(jiān)管還是應該非常開明。一方面恪守保護投資人和存款人利益的核心原則;另一方面對于新事物也是在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允許新生事物做試點,等到模式比較明確,方向比較清晰的時候再來規(guī)范和管理。我們感覺監(jiān)管總體上是這么一個思路,所以,從現在出臺的一些政策來看,我個人認為是非常有益于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甚至可以說阿里銀行是呼之欲出。

  我剛才簡單談到了對傳統(tǒng)金融是有影響和沖擊的,另一方面我也認為對傳統(tǒng)金融的沖擊并沒有動搖傳統(tǒng)金融的核心地位。有兩個方面:一是互聯網金融雖然說支付、結算、信貸和理財都有所涉足,但涉足還不深。如果我們看看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所有業(yè)務,實際上對于阿里和對于互聯網金融這樣一些團隊,要保證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要做到這樣的銀行,我認為他們的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的;二是傳統(tǒng)金融有強大的那么多年積累下來的優(yōu)勢,資金、團隊、網點布局的等等優(yōu)勢,如果傳統(tǒng)金融能夠吸收一些互聯網金融的思維包括人才,做很好的戰(zhàn)略布局和路徑安排,也完全有可能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大潮中獲得一席之地。

  第三,我簡單談一下商業(yè)銀行都做了什么?包括下一步重點關注的方面。

  商業(yè)銀行的電子銀行已經非常發(fā)達了,網絡銀行、遠程銀行、電話銀行、呼叫中心等等。做得好的銀行對柜臺交易的替代率達到了80%以上,這實際上我們過去在利用網絡、利用先進科技所取得的成績?,F在實際上我們看到互聯網金融發(fā)展的時候,銀行也在與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等等做合作,包括做存款轉帳服務、對接網絡信貸資金等等這樣一些業(yè)務,實際上并沒有被排除在互聯網金融之外。

  下一步已經有一些銀行在做了,下一步我認為應該關注三個方面。在支付結算領域要做支付結算創(chuàng)新。我們看到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為很多行業(yè)量身訂作了非常好的支付結算方案,使得他們可以先于我們吃飽,并且站穩(wěn)腳跟。銀行相對來說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在支付領域第二方面要關注的就是對于移動支付和手機銀行,特別是具有未來功能和體驗高度融合的移動支付工具的開發(fā),我認為非常重要?,F在人民銀行已經制定了移動支付的標準,電信巨頭也將獲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未來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銀行一定要在這個領域占領先機。對于信貸和電商領域,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有一些銀行,建行有善融商務、交行有交博匯,包括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等都在電子銀行上做了一些舉措,但銀行業(yè)要思考,我們是不是要和傳統(tǒng)電商一樣在上面賣百貨呢?所以,我們要思考我們做的事情和我們的品牌是不是一致?我們賺錢從哪里來?如果從這一點上思考,銀行應該大力發(fā)展帶有產業(yè)鏈特征的這樣一些供應鏈金融平臺,做深做透。有的銀行已經在開始做這樣的項目的預研,前期布局,包括中信銀行也在做這樣的事情。我認為這是下一步電商領域銀行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不是傳統(tǒng)電商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通過這樣的平臺帶動了支付結算和融資業(yè)務、保理業(yè)務等等。

  對于理財領域,我認為對于大行首先需要做的是把銀行集團下所屬的所有金融產品都放在一個用電商模式交涉的金融商城賣,這樣可以給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我個人體驗到處找非常費勁,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夠幫我解決,對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在合規(guī)前提下積極探索在線開戶和在線銷售理財產品,比如說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的I理財,已經可以做到在招商銀行沒有賬戶,你可以通過遠程快速互聯網開戶,通過上傳一些資料或者通過其他銀行轉帳來驗證身份就可以買招商銀行的理財產品,所以,理財方面有這樣兩個重點值得關注。一個是一站式服務,一個是在線開戶和在線銷售。

  在所有的過程中都要把握電子商務的一些基本特征,使得我們的工作與這些基本特征相一致。不管我們做支付、理財領域,也不管我們是不是與電商合作,或者我們傳統(tǒng)電子銀行的升級,一定要把握幾個要點。一個是體驗,一個是社區(qū)化,還有移動化和渠道整合,包括大數據的分析,不管是銀行自身積累的,還是我們從外部通過整合資源,這些工作要貫穿到我們下一步迎接互聯網金融的挑戰(zhàn)的始終。

  我們還有一個思路,既然銀行監(jiān)管很嚴,我們看到監(jiān)管容忍互聯網金融做很多事情,我們有時候認為它也是一個發(fā)展的方向,所以,我個人覺得也可以考慮在體制外成立一些機構,由體制來做,這也可以成為一些有益的嘗試。我們看平安集團就是這個模式,如果說保險(放心保),按照保監(jiān)會給它的監(jiān)管它可能干不了很多事,它成為一個新的實體就能把這個事做了,并且搶占了一些先機,我認為這也可以成為我們迎接互聯網挑戰(zhàn)時的一個舉措。

  下一步會演進到什么狀態(tài)?我們經常在爭論,有時候談互聯網金融,有時候談金融互聯網,有時候馬云也特意把它和傳統(tǒng)金融區(qū)別開來,當然可能也是出于價值觀道德高地的想法。但是我想互聯網金融運作手段和金融模式是新的,但本質并不因此而改變。二是隨著這個模式的清晰和發(fā)展,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fā)展,我相信做同樣的業(yè)務會受到同樣的監(jiān)管,如果我們從這兩個角度去看,可能未來互聯網金融和傳統(tǒng)金融是一個融合。

  以上是我的一個簡單和大家的分享。謝謝大家!

共0條評論網友評論
  • 全部評論
共0條記錄(共頁)
向您推薦

新聞 按行業(yè)分類

廠商 按產品分類


        
總機:021-51601170 直線:021-58307717,17317241681(微信同號) 電子郵件:cct@51callcenter.com  瀘ICP備10026114號-4  行業(yè)交流俱樂部QQ:2919157212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牡丹路60號東辰大廈810室  郵編:201204 上海趨天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20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