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7月29日,微軟和雅虎宣布已就開展為期10年的搜索業(yè)務合作達成協(xié)議。根據該協(xié)議,微軟將為其自身的Bing搜索和雅虎搜索兩者提供技術支持與保證,而雅虎則將負責贊助廣告的直接銷售。當時,這一交易預計在2010年初完成。
近日,美國政府及歐盟委員會無條件批準了微軟與雅虎之間的搜索交易。這項交易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微軟希望借助雅虎的力量,在搜索引擎領域共同對付谷歌。但問題是,微軟此舉能對付得了谷歌嗎?
微軟的兩次逆市而動
微軟和雅虎在搜索業(yè)務合作達成協(xié)議,不過是2008年2月1日微軟以446億美元收購雅虎的延續(xù)。2008年2月1日,當微軟提出446億美元收購雅虎的消息傳出之后,微軟的股價應聲而跌。這可以說是微軟的第一次逆市而為,盡管其中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但股價的下跌說明業(yè)界并不看好微軟收購雅虎。
微軟的收購要約對當時的雅虎來說,無疑是一針興備劑。這一點,從微軟在2008年5月5日微軟收回收購要約的當天,雅虎股票在法蘭克福股市下跌了19.7%,相反微軟的股票卻上漲了3.7%,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結果。
不幸的是當時的雅虎CEO楊致遠卻沒有認清形勢,把收購報價一提再提,而且在董事會多方干預之后依然堅持己見。
但微軟收回要約,也給自己制造了一個困局。這就是雅虎必須找到一個與微軟開出的475億美元的收購交易相匹配的替代戰(zhàn)略。而對雅虎來說,實現這個戰(zhàn)略的最好途徑就是和網絡搜索領袖谷歌建立廣告合作關系。 如果雅虎與谷歌建立合作關系,將有助于在短期內提高雅虎的經營業(yè)績。而這對微軟,卻是一個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結局。
在這種形勢之下,微軟和雅虎在2009年7月29日宣布就開展為期10年的搜索業(yè)務合作達成協(xié)議,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而這卻是微軟的第二次逆市而動,合作協(xié)議發(fā)布當日,雅虎股價收盤下跌12%至15.15美元,相比之下,微軟股價則保持穩(wěn)定,收于23.80美元。
只不過,微軟的第一次逆市而動是明補,在業(yè)界人士看來,446億美元的收購價顯然過高了。而微軟的第二次逆市而動卻可能是暗補,在第二次交易中,除了支付給雅虎1.5億美元新技術轉換費用,微軟到底在暗中犧牲了什么樣的利益,我們只能憑借猜測去想象了。
微軟加雅虎,撼得動谷歌嗎?
微軟和雅虎在互聯網搜索業(yè)務上聯手旨在挑戰(zhàn)行業(yè)谷歌,但種種數據表明,微軟加雅虎卻只不過是一個“大號老二”,距離第一的位置還相去甚遠。
數據顯示,谷歌占據了全球付費搜索產品市場逾70%的份額;這一比例在西歐市場甚至超過了92%,而微軟和雅虎的市場占有率合在一起還不到谷歌的一半。雅虎搜索業(yè)務的另一個主要產品繪圖廣告的收入,也許還會因這場合作下降4.5%。類似損失加在一起,甚至可能使谷歌暫時擴大其行業(yè)領先地位。
所以,雖然美國政府及歐盟委員會認為微軟與雅虎合作不可能大幅度削弱美國的競爭,這種“家事”的概念最終幫了微軟的忙,但這個微軟與雅虎之間的搜索業(yè)務合作達成協(xié)議,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搜索引擎的產業(yè)格局,所起的作用卻只能說是微乎其微。
但只要我們稍加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微軟為了能與雅虎合作,兩次逆市而動,卻并不只是一種被動的行為。
微軟的策略
表面看來,微軟是為了不能接受雅虎與谷歌建立廣告合作關系,才不惜花費兩年多的時間來爭取雅虎的,但從微軟在整個事件的進退應對來看,微軟卻絕不是被動應付。
微軟在報出446億美元的收購價之后,遭到了時任雅虎CEO楊致遠近乎“無理”的抬價。但微軟并沒有一味退守,當雙方價格談不攏時,微軟毅然選擇了放棄。因為微軟明白,堅持下去的后果,就是將微軟陷入曠日持久的收購戰(zhàn)。
于是,微軟以退為進,在宣布放棄收購一年之后的2009年5月29日,發(fā)布了自己的搜索引擎Bing。而Bing也為微軟與雅虎的合作創(chuàng)造了平臺,根據該協(xié)議,微軟將為其自身的Bing搜索和雅虎搜索兩者提供技術支持與保證,而雅虎則將負責贊助廣告的直接銷售。
從協(xié)議的內容來看,微軟都可以做到保賺不賠。盡管微軟承諾在最初5年內,為雅虎提供88%的流量獲得成本,但雅虎有可能要到2011年上半年才能夠確認這部分收入。相反,微軟通過這份協(xié)議,獲得了急需的規(guī)模,這比獨立運營更好,而且能夠讓微軟專注于核心技術開發(fā)。
Bing在美國搜索市場份額已經增至11.3%,盡管距離谷歌在美國的65.4%,在歐洲的90%的市場份額還有相當的差距,但加上了雅虎17%的市場份額后,必應將占據全美28%的搜索市場份額。接下來,微軟最聰明的做法,顯然是跟隨:在保證不被谷歌拉大差距的前提下,找機會縮小這種差距。
微軟放棄收購雅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微軟不得不看美國司法部的臉色,而此次,美國司法部與歐盟委員會協(xié)議的理由,正是這份協(xié)議能給搜索市場“注入更多競爭力”。對此,連谷歌也不得不隨聲附和。谷歌發(fā)言人亞當·科瓦切維奇曾表示:“我們行業(yè)中一直存在活躍的競爭,這使我們保持緊張,并使用戶受益。”事實上,這也是谷歌沒有阻止協(xié)議達成的表面原因。
我們甚至也可以說,微軟與雅虎的合作協(xié)議,是微軟在有限的空間里所能爭取到的最大利益。所以,從長遠來看,微軟加雅虎盡管在今天還不能大于谷歌,但這至少給明天大于谷歌創(chuàng)造了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