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底,我國缺陷汽車召回總計已達184.5萬余輛,涉及54家國內外企業(yè)的180種車型,召回次數達155次。光是2008一年里,就共計召回47次,召回車輛達53.85萬輛。
在2009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召回中心)有關負責人在對本報記者談及我國召回情況時,給予了召回制度很高的評價:召回是消費安全的保護傘,也是企業(yè)誠信的試金石,還是政府創(chuàng)新管理的新模式。
一條從無到有的路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召回信息系統(tǒng)共收到汽車質量問題投訴8816起。其中,2008年度收到2845起,比2007年增長56%。管理中心將每起投訴迅速反饋企業(yè),并且對其進行匯總、整理和分析,一旦發(fā)現“疑似”缺陷,就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以便組織缺陷調查。
我國汽車缺陷產品的召回制度從2004年10月1日至今,具體來說,2004年共計召回10次、30.7萬余輛;2005年共計召回27次、6萬余輛;2006年共計召回40次、34萬余輛;2007年共計召回31次、60萬余輛。根據召回信息系統(tǒng)提供的各種信息來源,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已組織缺陷調查90余次,啟用召回專家1000余人次,調查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制造商主動召回。
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里,召回中心共開展缺陷汽車調查20余次,受調查影響的汽車召回9次。引發(fā)的汽車召回車輛數量達42.8萬輛,占2008年我國汽車召回車輛總數的83.5%。為了有效監(jiān)管制造商的召回實施過程,評估召回效果,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制定了嚴格的召回效果評估體系,包括審查階段性進展報告和召回總結報告、回訪車主并抽查召回情況、現場檢查制造商召回執(zhí)行情況、跟蹤召回完成率并監(jiān)督召回有效性。從召回效果來看,大部分企業(yè)均按時完成了召回計劃,召回率達到75%以上,消費者滿意度為94%以上,達到了預期目標。
汽車質量的安全傘
汽車召回制度對保障消費者安全用車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正如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應松年所說,產品召回制度召回的是安全性。它以最小的社會成本、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消費者的安全。
召回中心有關負責人認為,產品召回制度是保護公共安全的制度,它通過發(fā)現、確認、消除共性的問題,來達到消除潛在安全風險,保護公眾安全的目的。應該說,消費者是召回制度的第一受益人。
汽車召回的實施,對于處理相關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尤其是對由于設計、制造原因而產生的,并且已經流入市場,危及公共安全的批量性缺陷產品的解決,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消費者利益的保護神
2006年,召回中心就某一品牌車的漏油事件和另一品牌車的CVT事件進行了調查并且多次組織專家論證,最后兩家企業(yè)承認存在質量問題,延長了質保期。僅這兩項就為國內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更重要的不僅僅在于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而且消除了安全隱患,保證了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
難能可貴的是,經過四年的“磨合期”,如今消費者對于召回的態(tài)度也由過去的將信將疑變成了支持擁護。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3.4%的消費者認為實施汽車召回制度很有必要;當愛車處于召回范圍內時,73.5%的有車族對此表示理解,并加強了對該品牌的信心,只有18.9%的有車族因此而降低對該品牌的信心。由此可見,絕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召回制度的實施持積極支持的態(tài)度,而且對被召回的汽車品牌表示理解。
正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召回工作,他們也在召回中積極發(fā)揮著自己的作用,為召回工作提供線索。據統(tǒng)計,自開通中國汽車召回網、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投訴呼叫中心以來,共計收到各類投訴8596余起。這些投訴成為對缺陷產品進行調查的重要線索。各地消費者保護組織及有關產品質量投訴部門也紛紛將他們收集到的產品質量投訴信息提供給召回中心。
專家表示,今后召回工作還應該繼續(xù)加大宣傳,不斷豐富消費者的專業(yè)知識,使其在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提高公共安全意識,由被動地接受保護到主動地參與到召回中來。
企業(yè)誠信的試金石
召回中心有關負責人認為,產品召回的不僅是產品的安全,也在召喚企業(yè)對產品安全問題敢于直面、勇于負責的誠信精神??梢哉f,從一個企業(yè)對待召回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該企業(yè)的誠信水平和質量水平。
汽車召回工作對缺陷產品的處理向企業(yè)提供了共同遵循的規(guī)則,設定了企業(yè)對產品缺陷的注意義務、報告義務、處理義務。應該說,生產廠家主動報告與處理缺陷產品,是企業(yè)對社會、對用戶負責的體現,對于提高全社會誠信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長遠和根本來看,產品召回制度有利于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和消費者的信賴。尋求積極的補救措施不但不會影響企業(yè)的信譽,反而會增強消費者對企業(yè)的信賴。
目前,汽車企業(yè)普遍成立了專門召回管理機構,在新產品開發(fā)中更加重視安全設計,控制外協(xié)件特別是安全件的產品質量,重視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嚴抓產品一致性管理,建立產品質量追溯系統(tǒng),完善售后服務系統(tǒng)。應該說,汽車召回推動了汽車生產企業(yè)對零部件生產企業(yè)的質量控制要求,進而推動全行業(yè)產品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政府管理的新模式
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制度是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建立的國際通用且行之有效的產品安全管理手段。它的建立與實施,對于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發(fā)揮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年來的實踐表明,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制度建立的過程,也是一個完善政府公共行政職能的過程。微觀層面上可以促進企業(yè)遵紀守法,防止企業(yè)消極行為的出現,宏觀層面上可以消除缺陷產品對公眾的威脅與危害,進而保護公眾利益。
實踐證明,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發(fā)揮作用,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某些比較突出的社會矛盾和問題。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工作作為一項以后市場管理為重點,以企業(yè)為責任主體,利用政府公共資源對市場實施監(jiān)管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為政府部門創(chuàng)新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
與此同時,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工作也是規(guī)范市場秩序的重要內容。缺陷產品管理制度作為外部制約機制,既可以有效保護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又可以促進企業(yè)之間的公平競爭。在私人成本、收益和社會成本、收益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下,缺陷產品管理制度既可以有效保護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又可以促進企業(yè)之間的公平競爭。
在汽車產品日益豐富、企業(yè)大量采用新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的當下,產品出廠后出現缺陷的可能性不斷增大,建立缺陷產品行政管理制度不僅是發(fā)達國家較為成熟的管理手段,也是社會經濟、技術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召回中心有關負責人最后用一句話總結缺陷汽車召回四年來的成就——召回安全、召回誠信、召回了消費信心。
●記者手記
汽車召回制度在國內的發(fā)展
汽車召回管理作為一種依托政府行政權力和職能的管理制度,發(fā)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已經成為當前國際通行的一種汽車安全管理制度。對缺陷產品召回的行政管理也逐漸成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經濟領域政府職能的一個必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4年10月1日,由國家質檢總局、發(fā)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頒發(fā)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正式實施,首開我國缺陷產品召回管理的先河。目前,關于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已有包括《缺陷汽車產品召回信息系統(tǒng)管理辦法》、《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專家?guī)旖⑴c管理辦法》、《缺陷汽車產品調查與認定實施辦法》及《缺陷汽車產品檢測與實驗監(jiān)督管理辦法》等配套管理辦法。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專門負責缺陷產品召回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缺陷產品召回管理信息系統(tǒng),已搭建了五個信息平臺,并建立了包括500名缺陷汽車召回專家的專家?guī)?,開展了汽車缺陷調查與召回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