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當天,擁有“免費電話”功能的微信電話本在朋友圈狂轉,分散了網(wǎng)友對阿里的關注;兩周后,易信推出主打“免費通話”的3.0預覽版,不僅免去了通話費用,連流量也免了
本報記者竇瀅瀅
主打免費通話功能的3.0版易信近期發(fā)布。
就在不久前,騰訊推出微信電話本,同樣以“免費通話”為亮點。
“與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免費通話App不同,易信3.0預覽版中的專線電話在通話過程中無需依賴WiFi無線網(wǎng)絡或3G/4G數(shù)據(jù)網(wǎng)絡環(huán)境,這也意味著不會耗費流量,也不會出現(xiàn)網(wǎng)絡延遲及回聲等不佳體驗。”易信公司新任CEO胡琛首次公開亮相時表示。
真免費?
在此次發(fā)布的3.0預覽版中,易信電話作為主打功能,首次以獨立菜單的形式出現(xiàn)在易信主界面中。用戶在使用易信時,可輕松通過“電話”菜單進行電話直撥,與易信好友、手機以及固話用戶進行高清通話。
與之相比,微信電話本App的“免費通話”準確地說,應該是“流量通話”,使用起來需要耗費通話雙方的流量,只有在雙方或者一方處于免費WiFi環(huán)境時,才能實現(xiàn)雙方或者一方的免費。通話雙方還得都安裝了微信電話本,并且同時微信在線。
“免費”一直是互聯(lián)網(wǎng)宣傳的重要噱頭,不管產(chǎn)品是不是真的免費,宣傳中只要一用上“免費”二字,往往能吸引到大量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早在微信電話本推出之時,宣傳廣告中的“免費通話”就成功吸引了大量人群的自發(fā)擴散。遺憾的是,微信電話本并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免費電話,一旦前提條件,也就是免費WiFi環(huán)境,無法滿足,免費就變成了收費,所以,免費對于微信電話本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噱頭。
據(jù)介紹,“專線電話”應用的是目前電信行業(yè)內較為成熟的通信技術,通過中間的回撥技術將呼叫方和被呼叫方連接起來,真正實現(xiàn)語音通話。
電信自挖墻腳換用戶
雖然電信內部通話費用較低,但是一旦牽涉到網(wǎng)間結算費用,易信免費通話的成本還是很高的(目前電信手機打移動聯(lián)通一分鐘需要結算0.04元)。正因為如此,易信免費通話實際上是易信大股東電信和網(wǎng)易對用戶的一種補貼。
一邊收不到通話費造成收入損失,一邊又要付給競爭對手高昂的結算費,易信的免費策略看起來就像是挖運營商自己的墻角,但是情況果真如此嗎?
一位易信內部人士表示,易信3.0版的很多“免費條款”都有著特殊的用意,其中的重點就是用戶評級制度。和易信審核內測用戶的標準類似,用戶活躍度成為衡量用戶等級的重要標準。通過對不同用戶的活躍程度進行激勵,易信不僅可以增強用戶的黏性,同時還可以刺激用戶更多使用易信功能,這對于解決易信用戶活躍度不足的問題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易信3.0版短時間看是在挖運營商墻腳,但從長遠看,卻是利大于弊,可以說是運營商向互聯(lián)網(wǎng)轉型的重要一步。
從競爭角度分析,易信的敵手并不是微信電話本,而是除中國電信外的另兩家運營商。從中國電信業(yè)績報告來看,由于主要競爭對手推出LTE服務及加強營銷推廣,2014年1月至10月份中國電信移動用戶累計凈減275萬戶。用戶的流失是中國電信今年的最大敗筆,在4G沒有著落、營銷費用壓降的情況下如何挽回頹勢,必須另辟蹊徑。近段時間被炒得熱熱鬧鬧的“免費通話”顯然是個不錯的營銷噱頭,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這才放出易信3.0這招大棋,現(xiàn)在看,或許很是有些迫不得已。
但這代表了電信破釜沉舟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