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懷疑電話營銷是一種銷售保險的新渠道,也不懷疑其前景之燦爛。但就電話營銷的現(xiàn)實狀況而言,所謂還會更盛行卻是令人擔憂的。
電話銷售保險,說白了就是拎起電話推銷保險產(chǎn)品。以目前市場銷售的情況來看,大多市民對此手段是不以為然的。從筆者接觸到的投訴來看,電話銷售引起的投訴正逐年上升。從投訴內(nèi)容來看,并非是保險產(chǎn)品本身,相反大多是電話推銷這一方式。
有客戶說:雙休日在家,兩天接到多家保險公司幾十個電話,都是銷售保險產(chǎn)品,弄得家里不得安寧。我就是想買,也被氣得不買了。
有客戶說:大冷天夜深時,跑到客廳接電話,是推銷保險的,一上來,就纏著我,凍得我直發(fā)抖。他們怎么知道我的電話的?
但凡此類投訴,都說明了一個現(xiàn)象:電話營銷至少在現(xiàn)在是不被大多市民所認可的!
筆者由此想到了保險推銷的手段問題。曾記得十多年前保險業(yè)正方興未艾,保險代理人上門進行陌生拜訪時遭拒絕甚至遭辱罵之事屢見不鮮。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至今這種陌生拜訪的方式仍不被大眾所接受。所以,大多保險代理人進而采取“緣故”推銷保險的手法。所謂緣故,即通過熟人介紹,向熟人的熟人推銷保險。從保險代理人的保費收入來源看,大多是緣故法介紹所得。由陌生拜訪遭冷落到緣故法的時興,可以清晰發(fā)現(xiàn)保險推銷這樣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就國情而言,市民接受陌生推銷保險,是有一定心理障礙的。
由此類推,電話銷售保險亦存在這樣一種弊端。這樣一種弊端,并非是銷售手段的弊端,而是市民的保險意識尚未到接受的程度所致。所以,電話銷售保險,在時下不被大多人所接受,根本的也是源于保險意識偏低所致。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種保險意識與時下的國情也是相吻合的。
其實,電話銷售與電話營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推銷,是主動或說服他人購買自己的產(chǎn)品;營銷,則是他人主動購買自己所需的產(chǎn)品。所以,當電話銷售尚處在推銷階段,提出電話營銷還會更兇猛,也許是一種盲目的樂觀。
當然,筆者對電話營銷的方式并非全盤否定。一種營銷的方式一定是與社會受眾面的思維方式相適應的。落后的銷售方式會阻礙行業(yè)的發(fā)展,超前的銷售方式也會使市場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象。
在誠信度亟待提高的保險業(yè),在市民的自我保險意識亟待提高的社會背景下,電話營銷還是逐步推廣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