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1月17日電 (記者柴燕菲實習生沈蘭)1990年1月1日,在杭州西湖的一艘游船上,一群人見證了一場特殊儀式。沒有鑼鼓,也沒有鞭炮,但參加這場儀式的每一個人至今都記憶猶新。
如今已經(jīng)年逾古稀的張國安老先生,是這場儀式的見證之一,也是青少年熱線的第一批專家顧問。時光荏苒邁過20個春秋,杭州青少年熱線已經(jīng)接聽了近11萬個求助電話,解決了社會轉型時期青少年各類矛盾和問題。
服務熱線響徹西子湖畔
“20年前,我作為青少年熱線顧問身份,出席開通儀式的,開通儀式特別簡單,在少年宮前一艘普通的游船上舉行,”張國安回憶當年情景,一張辦公桌開啟了服務熱線。
1990年改革開放的腳步逐步加快,多元化的思想也猛烈地沖擊著青少年的心靈世界,婚戀苦悶、升學擇業(yè)、心理不適、交友處事等各類青少年問題矛盾集中凸顯。
為解決好社會轉型時期青少年各類問題,共青團杭州市委,在中國率先開通了7065454青少年心里咨詢熱線.,為青少年和家長提供心理疏導和問題干預。
2004年,杭州青少年熱線針對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問題日趨嚴重的現(xiàn)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青少年戒除網(wǎng)癮行動。華中大學特聘教授陶宏開應邀來杭,為青少年、家長及志愿者開展“戒除網(wǎng)癮”培訓指導,并坐鎮(zhèn)杭州青少年熱線接受家長青少年問題咨詢。
據(jù)了解,熱線開啟至今已接聽11萬個求助電話,接聽電話時數(shù)達到216000小時,面咨詢時數(shù)打248000小時,杭州的青少年熱線已經(jīng)成為“生活品質之城”的又一金名片。
新時期“12355”綜合服務實現(xiàn)跨越
2007年11月作為中國首批12355青少年服務臺試點城市,共青團將杭州青少年熱線整體轉型升級為杭州12355青少年服務臺,除了原有的心理咨詢服務外,還開設了法律咨詢、創(chuàng)業(yè)支持、助學申請、愛心募捐、志愿者報名、校外教育咨詢、未成年維權等8大特色服務項目,為青少年構建“傾聽心聲、提供服務、維護權益”的綜合服務平臺。
2009年暑期,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塵埃落定,當社會各界把目光都投向那些中、高考狀元的時候,12355青少年服務臺不失時機地推出“后高考時代陽光行動”,引導社會共同關注落榜生,共同關注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25個來自杭州、紹興等地的高考落榜生學生一起迎來4天的特殊生活,和心理輔導老師一起玩音樂,與哲學博士一起練書法,和牛肉大王林東一起賣牛肉,25個落榜生用笑容和汗水掃去了心中的陰霾,看到了微笑。
如今,12355青少年服務臺在機制建設、隊伍建設、項目建設、陣地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顯著的突破,每年13萬元經(jīng)費保障,300余人的專兼職志愿服務隊伍。12355青少年服務臺還和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浙江工商大學社會工作系等專業(yè)社會機構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把青少年服務工作引向專業(yè)化發(fā)展。從西子湖畔的花樣年華,到錢塘江畔的激情歲月,杭州青少年熱線的愛心接力棒一代又一代人手中傳遞。
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提出三點希冀
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蔡永波提出,信息化時代要青少年服務臺要解放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上同學之間口袋里相互發(fā)送短信私下交流,將老師的電腦黑客襲擊來獲取考題,這些問題今天都已經(jīng)不新鮮。”蔡永波表示,處于信息時代通訊工具的普及,青少年的社會動員方式、組織方式和服務方式都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大部分青少年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應聯(lián)手青少年做好服務,定期針對心理問題進行梳理。
其次應提煉經(jīng)驗,深化品牌。青少年熱線成立20年,為新時期工作大局指明了新的方向。尤其是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爆發(fā)后,青少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轉型升級、青少年民生服務等各類問題凸顯。讓12355青少年服務臺走出咨詢臺,走到陽光下做好關懷。
蔡永波最后冀望,青少年熱線轉型升級為12355服務臺的過程中,共青團組織要著眼長遠,穩(wěn)步發(fā)展。不僅要發(fā)揮硬件后臺作用,尤其更要關注侵害青少年權益問題,做好個案協(xié)調(diào)。此外,蔡永波特別指出,交友、聯(lián)誼、戀愛一直是青少年問題難以客服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