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全國第37個“110宣傳日”,在這一天,北京110也迎來了自己27歲生日。工作中,北京110始終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著眼“平安北京”建設,深入踐行楓橋經驗,以“暢通渠道,聯(lián)動發(fā)力”拓展廣度,以“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凝聚厚度,在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服務人民群眾的征程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全力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營造了平安、祥和、有序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
110接線員在工作中。北京警方供圖。
1分鐘,24小時,365天,北京110的溫度不僅是時間上的陪伴,更體現(xiàn)在每一次警情的快速處置和為群眾隨時排憂解難的真心、熱心、耐心、細心中。針對近年來110報警電話總量持續(xù)上升、群眾咨詢求助不斷增多的情況,北京110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警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特別是涉及病患和其家屬、孤寡老人、兒童等求助,第一時間派警處置,并同步開展“線上”疏導,化解群眾憂慮,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近年來,北京110從接警、布警、出警、反饋等全環(huán)節(jié)入手,完善了110接處警工作和警情數(shù)據(jù)的實施細則和規(guī)范,明確了快速響應、精準布警和“應出盡出、邊出邊核”的接處警工作要求。
在暢通民意渠道、做好為民服務的路上,北京110還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不斷完善聯(lián)動機制,做到“一鍵通”“平臺通”,對非公安機關管轄的情況,引導轉遞12345受理解答,實現(xiàn)即時共享信息、快速轉遞處置、有效跟進反饋結果。2022年6月,此“沉浸式”聯(lián)動新模式被評為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優(yōu)秀案例。
同時,北京110與120、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社會單位也不斷加強合作聯(lián)動,特別是在2022年初,冬奧盛事在北京隆重舉辦,北京110依托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多語言警務援助機制,及時將外國人報警轉遞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專席,以“在線同步翻譯”的方式提供英、法、德、日、韓等21種語言服務。
北京110的27年,有優(yōu)秀榜樣,也有無名英雄。牛云龍是在110崗位堅守20余年的老接警員,他把自己的接警經驗編寫成崗位培訓教材,手把手地為一批批接警員傳授經驗方法。青年民警紀曉甜是接警崗位的新生代力量,在師傅帶領下,她苦練本領、主動思考,總結了接警語言技巧的“四部曲”供戰(zhàn)友學習借鑒,帶動大家共同提高業(yè)務能力。
青年民警李南、范超、魏銘淇等發(fā)揮個人特長,組建110宣傳團隊進社區(qū)、進學校,參加網絡、電視、電臺、報紙等媒體宣傳,廣泛開展110宣講,講好新時代北京110故事。
27年來,北京110獲得了“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工人先鋒號”“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這是每一個接警員不斷規(guī)范打磨本領,淬煉提升技能,讓個體成為團隊的戰(zhàn)斗力,讓團隊的戰(zhàn)斗力不斷推動接處警工作向前發(fā)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