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報警臺——廣州市公安局110熱線建成20周年的日子。公安部指揮中心主任程人華日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和95%以上縣級公安機關都建立了報警服務臺或開通了110報警電話。2004年,全國公安機關110接警總量超過1.1億次,平均每秒接警3.5次。20年來,110已成為政府部門管理社會的有效平臺。
毫無疑問,以110為代表的公共服務熱線在向廣大公眾提供便捷警務服務、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成就不凡,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也應該承認,關于110服務中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也客觀存在:一方面,無效報警乃至惡意騷擾性質的電話相當普遍,一些地方,110無效和騷擾報警占總量的7成,嚴重影響了110的正常工作秩序;另一方面,公眾多有諸如“110接警不及時,處置不快,電話打不進”之類的抱怨,希望110服務質量能進一步提高。
如何化解政府公共服務熱線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除了規(guī)范人們的報警行為、堅決打擊騷擾惡意報警電話之外,筆者以為,更重要的在于,要跳出單純警務服務的圈子,要站在建構政府為公眾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務的大平臺上,來理解和看待110服務的意義,并由此去尋找全面提高這種公共服務品質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公安部門在改進110服務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如積極推行110、119、122的“三臺合一”為110,利用現代通訊網絡技術提高出警效率等,這些都很重要。但從根本上講,這些仍是囿于公安部門內部的改進,而沒有從政府公共服務整合的高度來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而這種效率的提升不是警方能單獨完成的,必須依靠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合力與聯動。
要知道,公眾向110求助,看似是在求助警方,實則是在求助整個政府。分析警方認為的“無效報警”,其中,哪些是純粹的“無效”?哪些是對警方來說“無效”,但對其它政府部門來說則是應當給予幫助的“有效”求助?比如,打到110的醫(yī)療服務求助、水電氣等市政服務求助等。
除了110外,時下由政府一些職能部門建立的公共求助熱線不少,如醫(yī)療的120、999,工商的12315等——不少地方,凡屬重要的公共部門,基本都設置了服務熱線。但這些以部門為限、各自為政式的服務設計,其服務效率并不高,很難實現真正的便捷有效,有時還可能耽誤了公眾的求助需求。
為此,我認為,政府應該向公眾提供協調、統一的公共熱線服務。比如,今后群眾無論遇到什么緊急情況求救時,能否只要撥打一個電話就可以得到幫助?果能如此,我想,不僅會大大滿足公眾的公共服務需要,還能通過優(yōu)化政府服務資源的配置,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減少警方在110接警中產生諸如“警力有限、資源有限”之類力不從心的苦惱。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51CallCenter網友
2009-08-23 22:13:44
我的后母十分的惡毒,以至于給我?guī)砹司裆系膫?,我老公說我有神經病,讓我去醫(yī)院看看,是 的連我自己都覺得似乎有點神經質了,請問我可以報警請求警方幫我處理處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