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沒有兩年功夫,成不了一名合格的接警員”
都說軍人能吃苦,可軍人出身的葉瑞芬轉業(yè)來到警營,卻被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一群姐妹們的“吃苦能力”深深感動了。
110指揮中心共有68名接警員, 分成四班,白天黑夜輪流轉,其中女性就有58人。由于人手少,“一個蘿卜一個坑”,少一個人就要給別的同事增加更大的工作壓力,“每天有8000多個報警電話呼入,而每個班只有17名接警員,平均每人不到一分鐘就要接一個電話,” 葉瑞芬對記者說,“連喝水的功夫都沒有,十幾個小時,幾乎一直坐在椅子上接電話,就連上廁所都要‘輪班’,每天的午飯都是在座位上吃?!?
接警員不是傳聲筒,每一個電話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了準確生成每一份報警單,迅速完成警情傳達和警力調度,她們不僅要熟悉警方業(yè)務,還要了解水、電、交通等23家聯動部門的相關情況,更要對市區(qū)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有時為了認識某一段新延伸的道路或公交線路,許多女接警員下了晚班還要坐公交車親自去看看。接警員顧海燕拿來一張破破爛爛的市區(qū)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新村、樓盤、道路甚至公廁的名字。像這樣一張地圖,不到兩個月就要“報廢”,經驗豐富的顧磊霞干脆將整個地圖塑封了。
接警員眼要看,耳要聽,手要打字,必須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除此之外,還要練成“坐功”?!耙粋€合格的接警員,沒有兩三年的鍛煉是做不了的。“
甜 “看到大家平安無事,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每天近萬個報警電話中,求助類占了一大半。今年1月,接警員顧磊霞接到一個美國駐上海領事館的求助電話,稱一位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工作的美國人中風倒在家中,不能動彈,急需幫助。顧磊霞用了30多秒的時間便生成了報警單下達給轄區(qū)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并將這名美國人送往醫(yī)院進行搶救,前后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像這樣的求助事件太多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接警員們對此已習以為常。就在前不久,一名外地女子因和丈夫鬧矛盾,一個人來到蘇州住進一家小旅館,當晚這名女子發(fā)了條短信給她丈夫,把家里的事情交待了一下便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收到妻子的短信后,遠在外地的丈夫趕緊撥打110向蘇州警方求助。人命關天,接報后,葉瑞芬立即查詢那家小旅館的地址和電話,可是由于小旅館沒有登記,查不到任何相關信息,惟一的救命線索便是那名女子的手機號碼。
于是,葉瑞芬只能通過電話和那名女子溝通,從那天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多,四個多小時打了20多個電話。葉瑞芬憑著特有的耐心、敏銳和真誠,慢慢敲開了那名女子的心扉,那名女子終于放棄了自殺的念頭,而從未相識的兩人通過一個報警電話竟成了知心朋友。
辣 “工作再苦也不怕,惡意騷擾電話少點就好了”
耳機一戴就是十幾個小時,往椅子上一坐便要接聽一個又一個電話,兩三個小時也別想起來,嘴巴還要不停地詢問、回答。時間久了,110指揮中心的女接警員們幾乎每個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咽炎、頸椎炎,視力和聽力也明顯下降。
據統計,在每天上萬個報警電話中,有30%%以上屬一般求助、詢問類,甚至問路、遺失物品、水管堵塞、房門被鎖等生活小事,市民都會打110求助。
而110的主要功能是處理一些急險難的大事情,現在許多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會撥打110,其實有些事可以撥打12345等相關部門的熱線電話進行解決。為了緩解110的接警壓力,市公安局特意開辟了122社會求助熱線,并與23家相關部門單位聯動,24小時為市民提供一般求助服務。
最讓接警員們感到頭痛的是社會上有些人經常利用公用電話進行虛假報警,甚至惡意騷擾謾罵。接警員盧桂雯說:“經常有人打了電話不出聲,而且反反復復地打,甚至有個人打了100多個這樣的電話。我們又怕萬一真的有事,回訪過去發(fā)現對方用的是公用電話。”
像這樣惡意騷擾的電話幾乎每個接警員都曾遇到過,不僅擠占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時間,也浪費警力。
酸 “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我們都不合格”
蘇州市110指揮中心的58位女接警員大部分是年輕的媽媽,繁重的工作之余還要照顧老人、孩子,有的人家中還有農田。
接警員王寧芳是家中的獨生女,去年母親患上胃癌,每個月要陪母親到上海換藥,平時需加倍悉心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
“每天接500個電話,下班后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很差,幾乎要崩潰了,情緒也不好,回到家里,往往會忽略家人的感受,有時會把心里的怨氣撒在他們身上,這對他們真的很不公平。”
剛剛進行完第二次手術的王建娟,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便又上班了。這時婆婆又不幸骨折,整整三個月無法下床,家庭的重擔和工作的壓力讓王建娟再次病倒,剛上一年級的兒子成了家中的“頂梁柱”,本該享受大人呵護的他反倒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每次看到兒子在床前忙來忙去,王建娟既感欣慰又無比心酸:“看到兒子這么懂事,我既開心,又內疚?!?
“我們每一個接警員都是經過層層考核、實踐檢驗的優(yōu)秀者,在工作方面,與男民警們相比毫不遜色,在去年的業(yè)務評比中我們獲得了全省第三名,各種榮譽捧回一大堆。但對于家庭,我們有太多愧疚,無論作為女兒、妻子還是母親,我們都不合格?!?葉瑞芬說。
蘇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