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來,很多市民打來電話提出“12345”市長公開電話法制化的提議,大家認為這樣可使百姓問題更快得到解決。就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柏維春,他認為,市長公開電話法制化是必要的。
市民:市長公開電話應“立法”
昨日一早,市民趙先生打來電話說,他經(jīng)常撥打“12345”反映情況,不久前趙先生向“12345”反映世紀大街與嶺東路交會處西走500米有一個是馬路市場,嚴重擾民,氣味熏人,趙先生家連窗戶都不敢開。第三天趙先生就接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卻是希望張先生能諒解、克服一下,為此趙先生非常氣憤。“如果12345有監(jiān)管和問責的權力,相關部門在處理百姓問題上就不會應付了事了?!壁w先生希望市長公開電話能夠法制化。
專家:“12345”法制化很有必要
“市長公開電話制度化、法制化是必要的?!睎|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柏維春說,市長公開電話設立之初,主要目的是處理市民公共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從根本上說,市長公開電話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明確、行政效率低下與市民公共需求迅速增長之間矛盾的產(chǎn)物。
近年政府行政改革,一方面,政府各機構的職能范圍基本理順,哪些事應該找哪個部門,現(xiàn)在基本清楚了;另一方面,市長公開電話制度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多的經(jīng)驗。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市長公開電話的職能、機構、權限、責任以及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用地方性法規(guī)或政府規(guī)章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樣,市長公開電話既有法可依,有明確的職責范圍,不至于同信訪、政務公開、行政監(jiān)察、突發(fā)事件應急等機構發(fā)生職責交叉,又可以依法監(jiān)督有關部門認真對待和處理市民反映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問題。
柏教授表示,市長公開電話立法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即使立法了,也不可能全部解決問題。因此,還要同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及其立法結合起來,與各部門實行真實的政務公開制度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