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沛瑤僅僅是給市長熱線打電話的眾多老百姓中的一員。最近10年來,我國絕大部分城市開通了市長熱線,相當一部分城市的市長熱線整合了城市管理的各個部門,直接應對老百姓日益廣泛的民生訴求。
一年接聽10萬個電話市長熱線“不放假”
5月1日15時左右,記者來到位于南寧市應急聯(lián)動中心5樓的市長熱線辦公現(xiàn)場,3個值班接線員在忙著接聽電話。
“喂,您好,這里是市長熱線,您有什么問題?”
“您所反映的長湖路一帶施工噪音太大影響午休,已有市民在10分鐘前反映過,環(huán)保局值班人員正在前往處理途中……”
記者作了粗略統(tǒng)計,短短10分鐘,就打進來6個電話。接線員裴艷告訴記者,“市長熱線”其實沒有節(jié)假日之分,“五一”當天接聽電話69個,絕大部分電話當天全部處理完畢。如果是正常工作日每天要接聽300多個電話。
南寧市長公開電話受理辦公室主任龐香卡告訴記者,2001年“12345”市長熱線開通以來,每年市民反映問題的電話都很多。2006年一年時間就接聽市民來電106000多個,其中有效來電4萬多個。近年來,“黃金周”等長假期間市長熱線來電數(shù)量也呈現(xiàn)上升趨勢。2007年春節(jié)期間平均每天接聽來電181個,春節(jié)“黃金周”受理來電總數(shù)達到1267個,其中有效來電356個。
湖南、江蘇兩省一些城市的市長熱線“熱”度也不低。江蘇南京市長熱線在“旺季”的接線數(shù)達到每天50多個,尤其是高考前的施工噪音投訴、春節(jié)期間的鞭炮擾民投訴,熱線呼入量都相當大。
從“傳聲筒”到“督辦器”熱線溝通政府民眾
“以信訪部門為主導的市長熱線,實現(xiàn)了從簡單的‘傳聲筒’到‘督辦器’的轉變?!蹦蠈幨行旁L局副局長張宏說。
記者通過MSN、QQ和互聯(lián)網(wǎng)對10多個城市的4800多位網(wǎng)民的調(diào)查表明,超過90%以上的網(wǎng)民對當?shù)厥虚L熱線有很強的認同感。他們普遍認為,“12345”市長熱線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解決問題,即使問題得不到解決,也能給一個比較滿意的答復。超過87%的網(wǎng)民認為,市長熱線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咨詢、反饋信息的渠道,市民的要求、難題和怨氣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得到答復、解決和釋放。
我國不少城市市長熱線肩負著為群眾排憂解難、應對民生訴求的職責。熱線采取追蹤回訪的辦法,通過電腦系統(tǒng)將市民反映的情況記錄下來,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并要求相關部門及時核實、解釋,及時向市民作出反饋。這就改變了以往僅僅依靠職能部門向市民反饋,從“一條腿走路”變?yōu)椤岸鄺l腿走路”。
更為重要的是,不少地方將市長熱線與地方媒體聯(lián)手,通過報紙、電視臺、電臺、互聯(lián)網(wǎng)等方式,將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群眾關心問題的情況公之于眾,增強了市長熱線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和生命力。
南寧市信訪局副局長張宏說:“打破部門的條塊分割,在最短時間里給市民關心的問題一個滿意答復,構建新平臺來整合部門行政資源,這是市長熱線設立的初衷,經(jīng)過多年努力,市長熱線的‘督辦器’職能也正在日益深化?!?
在湖南長沙,“市長熱線”每個月召集20多個職能部門召開“熱線”協(xié)調(diào)會,對涉及部門扯皮推諉的責任人進行督察,實現(xiàn)了市長熱線作為“總協(xié)調(diào)”的作用。長沙市政務公開電話室主任晏興輝說:“目前,長沙市的職能部門和民生單位熱線接警數(shù),很多已經(jīng)超過了‘市長熱線’,像工商局,月度‘接警’‘出警’已超過8000次,其余超過1000次的還有長沙市電業(yè)局、衛(wèi)生局等?!?
暢聽民“聲”仍需打破條塊分割
“市長熱線”所倡導的“指揮平臺”打破部門“條塊分割”還在不斷完善中。記者采訪的一線工作人員、眾多市民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市長熱線起到的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要適應老百姓的民生訴求,仍需要更深層次的制度突破。
目前,南寧市市長熱線整合的行政部門熱線包括環(huán)保熱線12369、物價投訴熱線12358、法律救助熱線12348、市政投訴熱線3936622、旅游質(zhì)量投訴熱線5516551、人事咨詢熱線5527741和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江蘇省南京市市長熱線目前整合的熱線包括城建、市政公用等,下一步將升級整合成城市應急中心。
記者進行的調(diào)查表明,90%以上的網(wǎng)民認為,“熱線”遍地開花,折射出行政資源的浪費和行政效能的弱化?!盁峋€”市民反映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市長熱線進行集中受理、集中反饋,這能夠更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能。
與此同時,不少地方還有大量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水、電、煤氣、電信等壟斷行業(yè)電話仍未納入市長熱線中。熟悉市長熱線運行狀況的社會學研究生趙崇說:“水、電、煤氣、電信等行業(yè)具有企業(yè)性質(zhì),普遍帶有一種‘家丑不外揚’的心態(tài),不愿意把行業(yè)的熱線整合到市長熱線中。從長遠上看,我國要實現(xiàn)‘一線通’還需要更深層的制度突破?!?/P>
江蘇省委常委孫志軍:積極拓寬與群眾溝通渠道
3月15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在南京召開省直部門新聞宣傳工作會議,傳達中央有關精神,交流經(jīng)驗,部署任務。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志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diào)要善用媒體,積極拓寬機關部門與廣大群眾的溝通渠道,推動新聞宣傳工作邁上新臺階。省政府秘書長李小敏主持會議。
代表委員"開博" 探索網(wǎng)絡時代與民溝通新形式
2007年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十屆五次會議,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網(wǎng)適時推出了參會代表委員們的“博客”,這個新鮮事物讓網(wǎng)民欣喜。網(wǎng)民評論說: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寫博客,拉近了與普通百姓的距離,增加了兩會的透明度。
上海浦東:“民聲決策機制”確保群眾權益
浦東新區(qū)第一條由居民集體決策的社區(qū)巴士線路不久前投入運營,成為上海浦東正在探索建立的“民聲決策機制”的又一成功案例。所謂“民聲決策機制”,就是政府在涉及社會民生的公共決策過程中,不僅要充分聽取民眾意見,更要讓民眾意見成為決策的根據(jù)。通俗地說,政府決策不僅要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還要讓他們說了算。
新華網(wǎng)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