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0年,保險業(yè)內新聞頻頻,看起來都是大事。但其中有兩件事,讓我更關注大事件中小人物的命運:一是安邦財險收購瑞福德;二是新華人壽總裁孫兵辭去職務。
2007年,新華人壽原董事長關國亮東窗事發(fā)被拘押后,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的保單會不會受影響”?好在,3年的事實證明,我在新華人壽投保的所有產品該分紅分紅、該續(xù)保續(xù)保,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媒體的報道說,孫兵在董事長空缺的情況下,堅守新華人壽總裁崗位,“為新華人壽平穩(wěn)過渡,民營資本逐漸退出,到最后中央匯金公司作為大股東入股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新華人壽的投保人,這3年還算安心。
新華人壽從1996年成立發(fā)展到2007年,已有11年的成長歷程,精算、產品、內控、客服都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體系,加上保險保障基金的進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心指數。
但到了瑞福德,情況就不太一樣。
1月8日,保監(jiān)會發(fā)布公告稱,瑞福德的原股東深圳市瑞福德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股東,將所持瑞福德的全部股份共計3億股,轉讓給安邦財險和中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中,安邦財險持股2.97億股,占股本總額的99%;中乒投資持股300萬股,占股本總額的1%。
成立于2006年1月的瑞福德,注冊資本金3億元,這幾年發(fā)展緩慢。公開資料顯示,瑞福德目前僅在上海、江蘇開設了分公司和幾家中心支公司。
因為要采訪,記者想聯系瑞福德,該公司網站上最后一次更新是2009年3月27日,全國統(tǒng)一的服務號碼始終無人應答。突然有個問題:如果我是瑞福德的保戶,在這一時期出險,我到底該找誰報案、找誰理賠呢?畢竟,瑞福德從2006年成立以后,每年有保費收入——2006年,5293萬元;2007年,1588萬元;2008年,2.4億元;截至2009年11月底,公司保費收入2305萬元。只要有保費收入,就有客戶。此時此刻,那些客戶面對公司股東的變更、面對電話無人接聽的態(tài)勢,該如何想呢?
去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新《保險法》,突出強調的是維護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別說股東變更,就是公司撤銷或者依法宣告破產,被保險人、受益人都應該受到保護。
法律條文、政策法規(guī)都很清晰,也很明確。落到實處時,投保人對于整個保險行業(yè)的那份信心,應得到更切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