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電(記者 俞麗虹) 消費者辦理銀行信用卡后,自稱發(fā)卡行合作伙伴的保險公司業(yè)務員的電話就接踵而來,推銷保險。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19日表示,這種通過銀行信用卡"捆綁"推銷保險產品的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導致持卡人個人信息泄露。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連續(xù)接到多起消費者投訴,反映他們在銀行辦理信用卡時,并不知道自己的信用卡日后會與保險服務"捆綁"。結果,這些消費者在接到自稱發(fā)卡行合作伙伴的保險公司業(yè)務員的推銷電話時,便"糊里糊涂作出了口頭購買意向,又糊里糊涂從信用卡上被扣了款"。
電話推銷,口頭介紹,然后就能通過銀行信用卡輕易地扣款,許多消費者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周國民是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持卡人,今年9月,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未經他本人確認的情況下就從其信用卡中扣除了保費。浦發(fā)銀行信用卡持卡人汪女士也接到了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電話,盡管她并沒有在保險合同回執(zhí)上簽名、確認購買,但保險公司仍然每月都從她的信用卡上扣除保費。
上海市消保委分析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享有對商品、服務真實情況的知情權。目前,部分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在銀行營業(yè)場所內現(xiàn)場銷售或通過電話呼叫中心聯(lián)系客戶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推銷保險。對于此類新興業(yè)務模式,銀行應當履行告知義務,將投保程序、保險合同中的條款內容等清晰、明確地告訴消費者,提醒消費者注意,而不是"打悶包"。
此外,部分銀行在信用卡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個人信息隨意披露給第三方--保險公司,這種做法也不妥當。上海市消保委建議,銀行應妥善處理信用卡客戶信息,只有在取得客戶認可后,才能把信息以適當?shù)姆绞教峁┙o有關保險公司,同時要規(guī)范保險代理行為,避免消費糾紛。